索 引 号 | 11320800014290408N/2024-00440 | 分 类 | 公告公示/政策解读 |
发布机构 | 淮安工业园区 | 公开日期 | 2024-04-27 |
标 题 | 淮安工业园区“打造千亿级产业、争创国家级园区”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| ||
文 号 |
一、总体要求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,全面落实中央和省、市各项部署要求,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,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坚持把握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着力壮大主导产业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全面深化改革创新,打造淮安特色专业化引擎,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,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地区。
二、主要目标
到“十四五”末,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,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和功能性新材料、氟硅新材料、电子化学品、新医药产业集群“1+4”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,安全发展水平保持全省领先,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省化工园区20强、全国化工园区100强。
到“十五五”中期,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,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,功能性新材料、氟硅新材料、电子化学品、新医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400亿元,“1+4”现代产业体系向高端化迈进,创成省级“无废园区”、国家级“绿色化工园区”,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省化工园区15强、全国化工园区80强。
到“十五五”末,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“双千亿级”,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、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,“1+4”现代产业体系更具影响力、支撑力、竞争力,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省化工园区10强、全国化工园区50强,国家级开发园区申创实现重大突破。
三、重点任务
(一)强化重大项目攻坚,打造淮安特色专业化引擎
1.主攻重特大项目招引。紧紧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、化工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,综合运用以商引商、驻点招商、基金招商、载体招商等方式,全力招引“顶天立地”重特大项目。
2.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。围绕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,招引产业链配套项目;依托富强、实联等化工企业基础产品,大力招引上下游精细化工、衍生产品类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“瞪羚”、“独角兽”、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。
3.加大项目梯度储备。科学制定年度项目储备、招引和开竣工计划,构建“储备一批、招引一批、开工一批、竣工一批”的良性循环格局。
(二)实施工业强区战略,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新高地
1.全面优化产业布局。科学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,逐步形成“南化北新、南北联动”产业布局。南片区主要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,以龙头化工企业为中心,推进一批集聚型、承载型的特色产业平台建设,构建“多核引领、组团相间”的产业布局形态;北片区主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化工下游制造业,实现南北片区产业协作互补。
2.加快提升产业规模。深入实施百亿产业集群、百亿企业培育“双百”行动和上市企业培育计划,全力构建“链主”企业为核心、规上企业为支撑、上市企业为突破的企业矩阵。
(三)强化科技创新赋能,争当新质生产力标志地区
1.加快科技创新步伐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扎实开展专精特新、高新技术企业扩量提质行动,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五年行动计划,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
2.打造科技创新平台。扎实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,打造一批产业学院、产才融合示范基地。探索设立科技创新产业基金,大力推广科技创新类金融产品,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。
3.强化科技人才支撑。坚持以产业招引人才,大力实施“1+1+N”人才招引倍增计划,充分调动企业引进科技领军人才、紧缺型产业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。
(四)优化营商环境建设,争做营商服务示范窗口
1.提升审批服务质效。精准制定项目审批事项清单,深化推动审批流程再造,探索化工项目审批不超过50天新模式。择优建立项目专项报告编制单位信息资源库,细化“一图一表一清单、一帮一领一专班”项目推进机制,更好统筹“五新”全生命周期管理,不断提升投产率、转化率、入库率。
2.加强要素资源保障。细化制定“一项目一方案”要素保障机制,科学统筹项目用地、能耗、环境容量指标等要素,每年储备集中连片500亩工业用地2个以上。
3.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。落细落实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意见,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监督检查,发挥园区企业家商会助力园区发展作用,积极构建“亲”“清”新型政商关系。
(五)深化质效整治提升,实现空间资源高效重构
1.深入实施低效闲置资源盘活利用两年行动。按照龙头企业兼并重组、企业自身转型升级、专精特新强链补链延链、国有公司收储运营的思路,综合运用法律、行政、市场等手段,扎实推进专项整治行动,确保2024年完成总量的60%以上,2025年全面完成整治任务,实现空间资源高效重构。
(六)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激活高质量发展活力动力
1.推进开发园区改革创新。持续推动园区管委会、国企平台去行政化、去机关化,推行大部制改革,优化完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,加快建立科学合理、高效灵活、运转顺畅的运行机制。
2.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。构建独立自主运行的国有公司,成功获评AA+主体信用评级,全面提升园区平台公司的市场经营和服务发展能力。
(七)注重绿色安全发展,打造绿色安全发展标杆
1.坚持绿色低碳发展。启动“绿色化工园区”建设,推进节能减污降碳与清洁能源一体发展,加快技术改造、降低能源消耗,创成省级“无废园区”、国家级“绿色化工园区”。
2.强化本质安全水平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加大老旧装置改造,加强专业队伍建设,提升智慧监管水平。
(八)注重作风效能提优,锻造实干实效一流队伍
1.激发敢作善为精神。实施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大提升工程,细化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具体举措,健全容错纠错机制。
2.弘扬求真务实作风。力戒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大力整治推诿扯皮现象,高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市作风建设相关要求。
四、组织保障
1.组织保障。成立由园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,加强组织协调、统筹规划、任务分解和牵头政策研究。
2.健全推进机制。建立信息沟通交流机制,坚持项目化管理、清单式推进、销号制落实。
3、加强督查考核。树牢“以实绩论英雄”导向,用好考核评价“指挥棒”,加强对重点工作、重要指标的节点评价、过程考核。
关联阅读:淮安工业园区“打造千亿级产业、争创国家级园区”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